我市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战略牵引,深化京津冀产业协作,强机制、育链群、聚资源、优生态,区域配套更加紧密,新质生产力加快成长。记者昨天从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“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”新闻发布会上获悉,京津冀三地工信部门正在着手制定《京津冀三省市推动6条重点产业链图谱落地的行动方案》,将共同谋划产业链关键环节联合攻关,协同发展新质生产力,推动一批科技成果从“实验室”走向“生产线”。
在强机制方面,京津冀工信主管部门联合成立产业协同专题工作组,实行轮值组长制,建立重点产业链协同机制,强化主要、分管、处室层面“3+3+3”协同联动,形成较为紧密的产业协同推进格局。3月初在津召开的产业组2024年第一次工作会议,从完善产业协同工作机制、深化区域重点产业链合作、提升区域产业集群竞争力等6大方面明确16项重点任务,清单化台账化推进产业协同发展各项任务落实落地。
在育链群方面,三地结合各自产业优势,分别牵头生物医药、网络安全和工业互联网、机器人等“六链”,联合绘制形成产业链图谱,动态更新“卡点”攻关、“堵点”招商、重点企业“三张清单”,按图索骥开展补链强链、深化对接合作,全力打造产业协作“实景图”。
在聚资源方面,三地聚焦网络安全、生物医药、安全应急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,合力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,“五群”共建全面加强。京津冀生命健康集群成功晋级“国家队”,在京津冀地区集聚相关企业5300余家,2023年集群主导产业实现总产值近3900亿元。近年来,我市生物医药产业蓬勃发展,涌现出凯莱英、合源生物等一批创新型优质企业,产业集群规模不断壮大。我市牵头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创新集群,营业收入在全国前10名企业中拥有5家,全国市场占有率超过四成,集群企业数量和营收规模居全国城市首位。
在优生态方面,三地坚持资源互配、优势互补,特色产业聚集发展。北京和天津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加快建设,形成一批标志性应用场景。北京大兴、天津滨海新区、河北唐山等12个城市(区)联手获批首批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,实现电堆、空压机技术自主创新及产业化应用,填补了催化剂、质子交换膜等国内自主化应用空白。三地共谋做大产业“蛋糕”,一批标志性大项目建成投产。其中,我市推动联想创新产业园投产,中石化南港120万吨乙烯项目达到试生产条件,预计分别新增百亿元的工业产值;精雕数控机床生产研发基地竣工,持续提升工业母机发展能级。构建京津冀面向全球的招商推介平台,我市成功举办七届世界智能大会,共签署800余项合作协议,投资额约6200亿元;联合举办首届京津冀产业链供应链大会,我市签约项目意向投资额约500亿元。
三地正在着手制定的《京津冀三省市推动6条重点产业链图谱落地的行动方案》,将在“卡点”攻关、“堵点”招商、推动产业成龙配套等三方面下功夫见实效。三地立足区域资源环境禀赋和产业链发展基础,深入梳理了招商目标企业,明确了产业布局重点区域,各链将分别制定招商工作方案,“一链一策”强链补链,推动形成优势互补、协作紧密的产业协同发展格局;进一步明确了6条重点产业链的技术攻关方向和目标,将组建京津冀联合攻关工作小组,加强任务协作,共同谋划产业链关键环节联合攻关,协同发展新质生产力,推动一批科技成果从“实验室”走向“生产线”;将聚焦各产业链重点龙头企业需求,联合开展产业对接,着力提升区域配套水平。同时,用好商协会、联盟等市场化力量,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,畅通延伸区域产业链供应链,打造产业链融合发展良好生态,加快图谱成果落地转化应用,推动产业成龙配套、成链成群,助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迈上新台阶。
来自发布会的数据显示,今年一季度,我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.8%,高于去年全年1.2个百分点,连续5个季度实现“一季好于一季”,工业投资增长17%,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4.8%,分别高于全国3.6和5.1个百分点,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建设取得新成效。
来源:天津招商投资网
展开